首届长三角人工智能与医疗大健康创新应用大会:苏大附一院&术锐®机器人荣获表彰

 

2025年5月27日,首届长三角人工智能与医疗大健康创新应用大会在上海市闵行区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等多个领域的5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与创新。

 

 

大会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及术锐(上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荣获表彰。微创化与智能化是当代外科发展的核心趋势,单孔机器人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成为胸外科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高端医疗装备长期面临“卡脖子”困境,亟需突破自主创新技术壁垒,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苏大附一院胸外科邵晨烨医生上台领取荣誉证书

 

在此背景下,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通过引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蛇形臂单孔腔镜手术平台——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SHURUI SP),成功开展多例术锐®单孔机器人肺部手术临床研究,涵盖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及支气管袖式切除等高难度术式,所有手术均未中转开胸或传统腔镜,成功率100%。而在2025年4月,赵军教授团队更是通过国产术锐蛇形臂手术机器人和5G通讯技术(延时<80ms),跨越8000公里,为罗马尼亚一名肺癌患者成功实施右上肺叶切除术,标志着三项世界第一的突破。此次手术是全球首例单孔机器人跨大洲远程手术,也是全球首次胸外科跨洲远程手术,更是中国至欧洲的首次远程手术。

 

 

专家评价

大会专家和领导高度评价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在国产单孔机器人胸外科手术应用方面的成就。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在大会上表示:“国产单孔机器人的创新与应用,标志着我国在医疗装备领域的突破。而苏大附一院胸外科进行的远程手术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为长三角地区智慧健康产业的杰出案例。”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将继续开展术锐®单孔机器人纵隔及食管手术临床研究。团队将秉持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AI与医疗的紧密结合,凭借技术优势,稳步推进医疗科技创新,务实地为更多患者带去福祉,并为智慧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重要提示信息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的上市批准(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33010833), 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 腹腔镜手术操作 。医生若希望学习术锐 ®机器人的手术操作,请联系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参加术锐的官方培训计划。患者若想参加术锐 ®机器人的注册临床试验,请联系术锐官方合作医院,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术锐®机器人的手术。医生和患者应仔细了解有关术锐®机器人执行手术及其可能风险的所有信息。

术锐®、SHURUI®等是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