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特辑 | 单孔机器人全结肠切除手术慢性便秘患者新选择

 

 

粪便干结难以排出,腹胀如鼓、食欲减退、长期依赖泻药陷入焦虑和抑郁……对于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来说,每一次排便都可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近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率先采用国产单孔机器人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手术,为一名饱受顽固性便秘困扰30余年的患者解除了痛苦。经上海交大查新,单孔机器人用于便秘患者全结肠切除术,为世界首例。
    
技术赋能:4小时 解决30年“老便秘” 
今年62岁的张先生,饱受便秘折磨近30年。大便干结如颗粒状,每7-10天才能排便一次,每次耗时半小时以上,而且还得依赖泻剂或者灌肠。为此,张先生严格控制饮食,身高1.72米,体重仅44.7公斤,BMI低至15(kg/m2),严重营养不良状态,生活质量极差。近年来,药物治疗渐渐失去效用。张先生痛苦不堪,特地来到中心普通外科救助。 
“这是典型的顽固性便秘、结肠传输障碍,属于慢传输型便秘。”诊断明确,普通外科胃结直肠外科童卫东教授、李凡副教授、黄彬副教授联合营养科、睡眠心理科、麻醉科等便秘多学科团队成员进行术前评估后,决定为其施行国产单孔机器人全结肠切除术。  据了解,传统便秘手术需开腹,切口长达15-20厘米,创伤大,腹腔镜手术虽能减少了创伤,但还是需要从多个小切口进入。此次采用的国产单孔机器人手术仅通过脐部一个3-4厘米的弧形切口完成,术后切口与肚脐自然融合,几乎不留痕迹。 术后第6天,张先生顺利出院。如今顽固性便秘症状已经完全缓解,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明显改善。“便秘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大坪医院的这项新技术,解决了我30年的痛苦,真是太感谢了。”出院时,张先生激动地说。 
                            
 专家科普    

  •  慢性便秘,不容忽视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我国成人患病率为6%-10%,60岁以上人群高达22%。其主要表现为便意缺失、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硬、排便费力,或排便不尽或排便梗阻感。长期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营养不良。 
 专家表示,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增加运动、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具体可以这样做: 
  ①膳食:增加纤维素(25~35克/天)和水分(1.5~2.0升/天)的摄入。 ②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③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10分钟/次),坚决不在马桶上看手机、看书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便秘的药物,应该按照不良反应阶梯性、个体化选择使用。 
 优先选择安全有效无依赖性的药物如容积性泻剂(小麦纤维素等),其次选用渗透性泻剂(聚乙二醇4000、乳果糖等),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如大黄、番泻叶、麻仁丸、比沙可啶等)。 
 专家强调,便秘患者应先尝试非手术治疗,若无效且符合手术指征,方可考虑手术。

重要提示信息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的上市批准(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33010833), 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 腹腔镜手术操作 。医生若希望学习术锐 ®机器人的手术操作,请联系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参加术锐的官方培训计划。患者若想参加术锐 ®机器人的注册临床试验,请联系术锐官方合作医院,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术锐®机器人的手术。医生和患者应仔细了解有关术锐®机器人执行手术及其可能风险的所有信息。

术锐®、SHURUI®等是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