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锐®机器人携手医学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推动单孔机器人学术与临床新发展

 

近日,2025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医学人工智能与微创技术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大权威医院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在微创医学中的最新进展。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会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林辉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教授分别分享了基于术锐蛇形臂单孔手术机器人在各自领域的合作进展。自2021年瑞金医院与术锐®机器人正式开启医工交叉合作的序幕以来,四年间,双方共同完成了术锐®机器人普外科注册临床实验、全球首例创新术式,在全球普外科顶级刊物上发表15.3分的高分学术文章。双方携手取得的多项医工交叉成果,同时促成了瑞金·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落成,并在创新医疗器械联合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医工交叉与融合创新树立了新的标杆。在论坛现场,赵任院长同时也分享了瑞金医院应用达芬奇SP完成的普外科手术案例,并与术锐单孔机器人开展的手术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展示了国产单孔机器人在临床实践中的可靠性与潜力。

长海医院王林辉主任介绍到,在泌尿外科领域,长海医院率先应用术锐单孔机器人开展了系统的临床研究和远程手术探索。2024年7月,团队与美国奥兰多全球机器人手术中心的Vipul Patel教授团队共同针对“术锐单孔机器人与达芬奇单孔机器人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客观比较,这也是世界首个不同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对比研究。研究回顾性纳入34例术锐SP机器人和100例达芬奇SP单孔RARP手术,匹配后两组均为27例,两者核心数据无显著差异。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European Urology Open Sciences》,为国产单孔机器人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术锐®机器人作为国内首台获批上市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已在全国7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凭借灵活操作和稳定表现,在超微创单孔手术中为医生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专家们的实践再次印证:国产原创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复杂手术中发挥关键价值。同时,作为术锐®机器人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徐凯教授受邀作大会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手术机器人发展新趋势。他指出,单孔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微创外科的重要方向,而中国自主研发的术锐机器人,正在让这一前沿技术真正走入临床、走向世界。

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顶尖医院和专家将术锐®机器人应用于实际手术,单孔机器人手术正在从“探索”走向“普及”。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冷建军院长团队率先完成了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探索:全球首例蛇形臂单孔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及首例复杂肝癌单孔机器人精准切除术。这两例手术均依托术锐蛇形臂单孔机器人完成,攻克了腹部外科手术公认的“技术天花板”。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多器官切除与三重重建,一直被视为高难度极限挑战;而在伴有肝硬化基础上的复杂肝切除,则需在毫米级的血管间隙中精准操作。术锐单孔机器人凭借独特的蛇形臂设计和“眼镜蛇”视角内窥镜,使手术团队得以在极微创条件下安全完成操作,为患者带来快速康复的新希望。

这不仅是外科技术的升级,更是医疗模式的变革。在单孔微创手术的道路上,术锐单孔机器人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们关注与实践的重要平台。术锐®机器人将继续秉持创新初心,携手临床专家,推动单孔机器人技术在更多学科的应用落地,为中国原创医疗科技赢得更广阔的未来。

重要提示信息

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腹腔内窥镜单孔手术系统 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的上市批准(注册证号:国械注准20233010833), 用于泌尿外科及妇科 腹腔镜手术操作 。医生若希望学习术锐 ®机器人的手术操作,请联系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参加术锐的官方培训计划。患者若想参加术锐 ®机器人的注册临床试验,请联系术锐官方合作医院,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适合术锐®机器人的手术。医生和患者应仔细了解有关术锐®机器人执行手术及其可能风险的所有信息。

术锐®、SHURUI®等是北京术锐 机器人股份 有限公司所拥有的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使用。